前庭反應不足
您的小孩有沒有下列情況:學習閱讀、抄寫黑板和算術有困難;不喜歡讀書、上學;不喜歡運動,不會投接球,懼高;比同齡孩童更容易跌倒,有時甚至不會伸手保護自己;左右方位混淆;學寫字時,常把數字、字體、或部首寫反,甚至前後反讀;挫折忍受力差;坐著時不易將頭舉高,而在玩的時候容易喊累。上述的現象都是因為孩子的感覺生理過度敏感或笨拙,導致外界大量訊息輸入到腦神經低層次中心的統整失常,無法產生學習上的順應性反應,進而導致學習障礙和情緒困擾等現象。要如何改善?除了吃藥,有沒有其它的方法?
「頸背收縮」
低等動物和嬰兒階段的「俯臥爬行」帶給內耳前庭系統特別的刺激,抬頭姿勢使頸背肌肉強烈收縮,產生本體感受(刺激筋肉關節動覺),對飄瞄不定的眼球有極佳的穩定功能,對將來的閱讀是很重要的生理機制。
永春的感統運動訓練,充分掌握「俯臥爬行」的原理,強調「頸背收縮」,設法加強孩童重新經歷匍匐及爬行的姿勢,特別是爬行中的複雜動作,由「滑板」、「手走路」、「對牆推球」,並延伸到「交換球」,除刺激前庭外,並加強四肢與身體的協調能力。
核磁共振造影的結果
日前鄭醫師與台北榮總合作,針對參與感統運動訓練之孩童實施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(fMRI)檢驗。結果發現,經過三~六個月運動訓練後,孩童在前額動作執行專注區之血氧流量有明顯的增加,比歐美國家使用藥物之結果更有效,證明永春感統運動訓練的確刺激了大腦前額葉系統。
![]() | |
|
透過這些運動,維持頭部自由活動和眼睛的穩定搜索,在腦幹部把視聽覺和肌膚感覺、筋肉關節動覺跟地心引力(重力)做底層次的統整,進而跟高層次感覺處理做較精確的銜接,改善好動分心所引起學習上的困難,進而充分發揮天賦的才能。
【本文版權為台北市永春文教基金會所有】